科技部「重點產業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計畫」(簡稱RAISE計畫)今(一○八)年第二期總計培訓四百二十五位高階人才,共有三百二十八位博士受聘進入產業擔任研發人力。昨(廿七)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計畫結訓典禮,科技部長陳良基到場頒發結訓證書,並表揚工研院、金屬中心、國研院、成功大學、清華大學及臺灣大學等績優培訓單位。會中陳良基並頒獎表揚金屬中心等六家績優培訓單位及十家績優合作廠商,其中成智科技、羅技電子、台灣應用材料、合晶科技、輝瑞大藥廠及李長榮科技,都是以百萬年薪聘僱今年受訓博士。RAISE計畫第二期透過國內廿二個法人及大學培訓一年,其中六個月以上在企業實習,培訓完有三百二十八名博士成功至產業界就業,兩年下來已累積五百九十三名博士投身產業就職,且平均月薪六點六萬元,成效顯著。陳良基表示,科技部管轄的科學園區聘用的博士人數,近十年內成長二倍多,以RAISE計畫為博士人才及產業界搭建橋梁,預計三年培訓一千名博士,兩期計畫已培訓七百八十二名博士,期能為更多博士們找到發揮專長的舞台,同時也讓求才若渴的廠商覓得優質人才。科技部強調,目前RAISE第三期計畫招生中,已有五百八十六名博士生報名,還有約一百個職缺等待學有專精的博士加入,歡迎更多博士生參與此項計畫。


bthwmx271784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開新聞中心Minsey Weng綜合報導 圖╱Asian Tour】結束完日巡賽季後,泰國選手Jazz Janewattananond(傑茲•傑尼瓦塔納隆)回到亞巡賽戰場,結果連贏BNI Indonesian Masters supported by Bank BRI and MedcoEnergi(印尼名人賽)和Thailand Masters(泰國名人賽),成為史上第五位突破百萬美元關卡的獎金王得主。亞巡賽單季最高獎金仍是2008年的印度名將Jeev Milkha Singh(吉夫•米哈辛),那一年光是靠著Barclays Singapore Open(新加坡公開賽)冠軍就進補792,500美元,締造1,452,702美元的壯舉,也讓同一年大賺844,734.80美元的我國選手林文堂飲恨。另一位泰國選手Kiradech Aphibarnrat(奇拉戴克•阿菲邦拉特)則在2013年進帳1,127,855美元,再來是2015年印度選手Anirban Lahiri(阿尼爾班•拉希瑞)的1,139,084美元和2016年澳洲選手Scott Hend(史考特•韓德)的1,004,792美元,這些人的共通點是贏得高獎金的大比賽。相較之下,傑尼瓦塔納隆有點一步一腳印的味道,他另外贏得價值266,797.81美元的Kolon Korea Open(韓國公開賽)和十八萬美元的SMBC Singapore Open(新加坡公開賽),而最近的兩勝合計只有225,000美元,單季四勝進帳1,058,524.71美元。儘管如此,這四座冠軍全反應在世界排名,傑尼瓦塔納隆一路從年初的一百二十三推升至目前的四十名,提前預約明年奧古斯塔名人賽的一席之地,可惜兩年一度的總統盃已經落幕,否則應該足以獲得國際隊長Ernie Els(厄尼•艾爾斯)的青睞。韓國選手李泰熙(TaeHee Lee)成為另類的贏家,原本主戰場在韓巡賽,不過贏得The 38th GS Caltex Maekyung Open(第三十八屆馬京公開賽)後,亞巡賽資格生效,以298,124.76美元名列獎金榜第三名。由於傑尼瓦塔納隆和第二名的韓德已經擁有歐巡賽資格,所以提供給亞巡賽的這張第十六類資格,最終由李泰熙遞補,明年將可以自由安排大多數的歐巡賽行程。把焦點轉向攸關明年先發地位的種子權之爭,最後這道生死線取至六十一名,最近連吞三場淘汰的澳洲選手Daniel Fox(丹尼爾•佛克斯),幸運以47,969.82美元壓線過關。我國選手以詹世昌的64,919.07美元排名四十六名最佳,林文堂64,802.50美元名列四十七,洪健堯62,263.85美元位居四十九,王偉倫59,230.83美元名列五十一,而呂偉智54,555.65美元排名五十六,明年亞巡賽戰場將有五位台灣種子選手。 值得一提的是王偉倫,開季只有國家推薦半卡遞補權,不過成功把握住有限的出場機會,其中Bangabandhu Cup Golf Open(孟加拉公開賽)並列第五,Thailand Open(泰國公開賽)並列第四,Sabah Masters(沙巴名人賽)並列第五,2020年球季再也不用看人臉色安排比賽。


bthwmx271784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監委陳師孟擬約詢判前總統馬英九洩密案無罪的台北地院法官唐玥,引發朝野法曹大反彈!不止司法院長許宗力領頭抗議,表達捍衛審判獨立立場,要求監委行使權限應尊重法官的審判核心;法官協會也發起連署,迄12月27日止,已有1689名法官連署,逾法官人數的80%,表明「捍衛審判獨立、司法尊嚴」的決心;甚至,連檢察官協會、律師團體也參與聲援。乍看朝野法曹同仇敵愾聲討監委陳師孟,身為長年批判司法離譜誤判者,筆者認為,審判獨立與司法尊嚴當然應該捍衛,許宗力大院長的抗議也有憲法依據,只是,很遺憾的,筆者從中只聽到捍衛、抗議的聲音,卻聽不到「司法自省、自律」的聲音(或許是聲音太微弱了)。筆者不禁也有滿腹疑問:當法官的審判已達到顯然離譜烏龍、荒腔走板程度時,除了審級救濟之外,待案件定讞之後,司法院難道不能加強職務監督之責嗎?難道非得嚴重到出現侵害人權的冤案,或「司法膿瘡」都已崩裂(或幾近崩裂)了,才能究責嗎?遑論實務上似乎也未曾有究責案例。再者,許宗力大院長可曾想過:為何陳師孟要插手審判核心事項?只因黨同伐異、藍綠黨爭而已嗎?目前的司法自律、職務監督,是否足以贏得人民對司法的信賴?若非司法的自律不足、監督不週,監委有可能甘冒「政治干預司法」之大不韙嗎?審判中的個案,監委插手調查確有影響審判之虞,十分不宜,但是,判決定讞的個案,其認事用法不是應該經得起檢驗嗎?若監委調卷研究發現顯然有「違反司法審判常規」之跡證,再約詢承辦法官說明疑點,如此行使調查權如何可能侵犯審判獨立?針對高度爭議案件或久懸纏訟多年才定讞案例,司法院長不在體制內先制定調查、研究、檢討、究責的自律機制,卻領銜集體抗拒、抗議監委的約詢調查監督,這有正當性嗎?符合人民的期待嗎?對於如此離譜的烏龍判決,既然監委不能插手調查過問,司法院可曾有積極的自律機制或職務監督作為?(資料照片)針對馬英九洩密案無罪判決之論證謬誤,筆者在本報曾寫過幾篇評論文章(無關馬英九是否該判罪之論斷),在此不再贅論。以下,筆者擬針對近日發現的一件離譜烏龍判決提出評述,再問問司法院:對於如此離譜的烏龍判決,既然監委不能插手調查過問,除了最高法院判決指正之審級救濟外,司法院可曾有積極的自律機制或職務監督作為?壹、 主文誤判、漏判之多,必須以附表更正程度:一、二審錯成一片據最高法院審判長郭毓洲的108年台上字第2894號判決發回要旨,本案的一、二審判決,其違法濫權程度,顯然已經達到明知故犯的程度了,其違法誤判至少有以下2項:一、 判決主文嚴重脫漏,以附表更正。彰化地院法官陳德池,在107年3月12日宣示106年訴字第408號判決時,漏判了被告廖俊宥6項加重詐欺罪刑,在宣示判決22天之後,才於同年4月3日以裁定補正判決原本及正本。陳德池法官漏判的具體情況是:在附表二编號31至36的判決主文欄中,有應定執行刑之宣告,犯罪事實欄及理由欄,也有其犯行、論罪、量刑、沒收等記載,就是漏未針對6罪諭知宣告刑。台中高分院審判長鄭永玉(受命法官卓進仕)於107年11月20日宣示107年訴字第1203號判決時認為,以上一審判決違誤,依法無可維持,乃予撤銷改判糾正。可是,奇怪的是,在審酌以下的張冠李戴違誤時,竟然又「犯混」,認為只要逕予更正即可,甭撤銷改判糾正。二、 張冠李戴,違法濫權裁定更正。陳德池法官將被告林庭立所犯之1項加重詐欺罪刑,誤以為是另一被告王雅慧所犯的,既多判了王雅慧1罪(判有期徒刑1年1月),又漏判了林庭立一罪,陳德池法官於宣判60天之後,以附表裁定更正這項誤判。令人拍案叫絕的是,陳德池法官在更正裁定書上敘明誤判理由時說:「本案被告人數甚多,犯罪事實繁雜,本院以電腦製作判決書,在操作上,有如本裁定主文欄之疏誤。」,自己草率粗疏,甚至以電腦複製剪貼搞烏龍了,竟然還膽敢歸咎於電腦,真是奇也怪哉!陳德池法官以上誤判,對於王雅慧而言,是「未受請求之事項而予以判決」,是莫名其妙多出來的「訴外裁判」罪刑,這種判決違誤,顯然已經影響王雅慧的犯罪情節與判決要旨,不止是文字之顯然誤寫、誤算或用語有欠周全而已;對於林庭立而言,也有「已受請求之事項未予判決」之違誤,依據刑事訴訟法第379條及大法官釋字43解釋,均屬當然違背法令判決,顯然不得逕以裁定更正。可是,不僅一審法官陳德池犯下如此明顯的裁判違誤,連台中高分院審判長鄭永玉(受命法官卓進仕)判決時,也曲予包容,非但末依法撤銷糾正,只在判決理由中敘明,是同案被告林庭立之誤載,即逕行更正,將一審誤判的王雅慧改為林庭立,並將刑度也從一審的1年1月有期徒刑改為1年,更離奇的是,其主文竟然是「上訴駁回」。鄭永玉、卓進仕的以上誤判,除了顯然違法之外,還有什麼問題呢?據最高法院的指摘,是:一審的違法誤判因未經撤銷糾正而依然存在,日後,檢察官如何執行?勢必造成困擾。餘論:法官的審判核心,真的是監察權的禁地嗎?評述完以上離譜烏龍的濫判決之後,對於「法官的審判核心,真的是監察權的禁地嗎?」這問題,筆者更加懷疑。「捍衛審判獨立、司法尊嚴」,固然是一張有憲法為後盾的保護傘,但是,其前提應是司法審判的品質值得信賴。筆者認為,就司法公信力低落的現況而言,法官的審判核心事項並非鐵板一塊,也不是司法首長不得置喙、監委不得調查、輿論不得評論的「禁區」,在一定條件下,法官的審判核心事項,還是應該接受司法院的內控自律機制監督,甚至也應接受監察院監察權的調查檢驗。假若司法院不喜歡監察院或輿論指手劃腳,那就加強院內的自律究責機制。(資料照片)建築師、營造商違背建築術成規致生公共危險者,都有刑法規範了,法官的審判行為,當然也有顯然不可違反的程序法與實體法明文規範,例如,法官的審判行為,不論是證據裁量、自由心證或是訴訟指揮、認事用法量刑,假若已經顯然違反經驗法則、論理法則,甚至法律明文,都已經達到荒腔走板、離譜烏龍程度了,都可以認定是顯然違法或濫權了,判決定讞後,當然也應接受調查檢驗。最後,筆者認為,對於審判核心事項,除了最嚴重的違誤可依刑法枉法裁判罪究責之外,若已經達到荒腔走板、離譜烏龍程度時,實有必要依情節輕重,制定「違反司法審判成規」的行政監督究責機制,假若司法院不喜歡監察院或輿論指手劃腳,那就加強院內的自律究責機制吧!畢竟「止謗莫若自修!」,自律不彰,他律必然緊跟而來!司法院長許宗力的要求與1689名法官的連署抗議,或許可以讓監委陳師孟「投鼠忌器」、「縮手縮腳」,但是,還是阻擋不了國人不信任司法的悠悠之口的。※作者為前資深司法記者更多上報內容:投書:陳師孟不應約詢唐玥司法精神病院不能陳義過高司法烏龍檔案─檢察官違法濫權監聽的「偷吃步」 法官豈可曲予包容


bthwmx271784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台電全台夏月(6-9月)節電量數據分析,臺南市內37個區共有高達35萬戶參與節電登錄,共計節省4千8百萬度電力,節電成績亮眼。為展現節電成果,台電台南營業處特於今(28)日舉辦「府城節電偶最行」活動,現場安排有創新節電搖滾掌中戲、台電維修公務車開箱體驗、節電互動遊戲、公益生活市集等,吸引逾千人到場同樂。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節電既是善行也是美德,更是對環境最友善的活動。台南市市民去年參與節電活動,獎勵金高達三百萬多元,今年希望可以拿更多!台電副總經理王耀庭則強調,電力資源相當珍貴,節電是大家不可不做的行為,「省一度電比發一度電更重要!」能源並非取之不盡,發一度電需要經過相當繁複的作業流程,才能送到用戶家中,但我們只要透過一個小小的節電行為,就可避免電力資源被浪費。今年台電推行節電活動有別於過往,節電不再只是為了「省錢」,而是守護環境的一種「新態度」!為呼籲民眾重視節電,特別邀請國內外獲獎無數的「義興閣掌中劇團」量身打造新搖滾節電大戲,改編自耳熟能詳的民間傳說「西遊記」又搭配穿越劇情,讓民眾在享受戲劇之餘同時了解節能生活訣竅!除宣導節電概念,台電同樣重視公益社會關懷面。此次不僅規劃公益生活市集,邀請台南YMCA社福基金會、蓮心園社福基金會臨場擺攤販售公益商品,更邀請弱勢團體星星王子打擊樂團現場表演,期望能帶起社會大眾對弱勢團體的關懷與重視。(中廣記者陳婉玲)


bthwmx271784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邵子揚、徐兆緯/台北報導北市高顏值第三選區雙帥對決!國民黨的蔣萬安還有民進黨的吳怡農,禮拜六下午分別都有活動,由於民調持續咬近,蔣萬安選的辛苦,不只太座連兩天出來拜票,還首度帶著兒子參加活動,希望和鄉親搏感情,兒子都心疼爸爸選舉選得好辛苦。另一邊吳怡農聲勢暴漲,民進黨主席卓榮泰和他一同站上掃街車輛,選區大拜票做最後衝刺。用力丟出一球命中4號,蔣萬安笑開懷,因為兒子好會丟。父子同心齊力拉票,週六下午園遊會,蔣萬安不只帶著太太,還頭一回帶兒子出門拉票,難道選情真的這麼緊繃嗎?蔣萬安夫人石舫亘:「作為家人的一部分,當然就是在最後的時刻,跟著老公一起全力衝刺,這是作為家人本來就應該做的。」全家總動員,因為連兒子都心疼,爸爸選的好辛苦。蔣萬安兒子:「(爸爸很累嗎?)很晚回家,(我回家你都睡覺了還是還沒睡?)都睡覺了。」貼心幫爸爸馬殺雞,捏兩下舒壓一下,因為北市第三選區雙帥對決,蔣萬安拚選戰整個人瘦了一大圈。另一邊,民進黨聲勢大爆棚的吳怡農,也在黨主席卓榮泰陪同下掃街拜票。兩人不約而同都選在民生東路,掃街辦活動搶選票。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怡農:「過去幾個禮拜,我們的民調從不管是個位數還是零點幾趴,差距(拉近),我們可以看出,所有的支持者非常認同我們的主張,我們的理念,也相信我們會堅定守護台灣。」國民黨立委候選人蔣萬安:「進入到白熱化階段,當然選情比較激烈,就是不敢大意,也不會掉以輕心,都是戰戰兢兢,把握最後衝刺階段。」雙帥都有自己的步調,一邊全家動員,另一頭黨主席陪同加持,就是因為雙方民調逼近,關鍵倒數時刻誰都不敢鬆懈。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北港朝天宮董座不挺韓!鹿港天后宮主委也表態:支持蔡英文土地公保庇!夢到蛇對你「做這事」 表示要發大財了捨金融高薪回台!吳怡農特戰出身 8年友爆:他懂國防預算陳柏惟爆哭!對抗顏家「壓力爆表」 陳菊一句話他淚崩哭翻


bthwmx271784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為世新大學副校長本月初,在世新大學的一場跨藝展演活動中,觀賞多位音樂家、視覺創作者與新媒體藝術家們動態組合的藝文饗宴,感受到場內多元層次藝術工具與創意對話的流動。觸發了個人長年觀察,如何經由多人的跨領域智慧與技能,共同營造許多亮麗個人成就與生命精彩的記趣;相對的,面對知識經濟與科技下放的時代,如何充分利用既有專長與興趣,追求多重職業與多元人生,將是本文嘗試探討的議題。在後工業的資訊社會年代,服務業將逐步替代生產業,以知識加工和訊息服務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建構多職場的趨勢。也因為服務業具有不恆常、客製化與多元化的特質,造成其行業供需之間的交融,可游離在其專業能力、時間成本、觀念溝通與資訊服務的對價關係。對照當下的職場,在專業流動與人際能力的需求中,自然比起傳統工業社會更需跨領域的能力與條件。紐約時報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撰寫的「多重職業」一書中提及,斜槓效應型(the slash effect)人才,將成為社會的常態,諸如律師兼簽約作家、攝影與旅行達人;導員兼製片人與新媒體專家;雜誌主編兼投資人與部落客;知識管理兼市場行銷與購物專家,這些具有跨領域專業的人,確實令人羨慕與佩服。上述的斜槓或π型人才特質,通常來自許多淵源。其發展脈絡包括個人的人格特質、家庭因素、生存需求、衣帛相傳、興趣嗜好與工作際遇等背景,造就自我衍生多元的能力。無論是基於主客觀環境所造成,營造創收或生活樂趣結合的際遇,經常為自己帶來職涯延伸的邊際效應。換言之,斜槓與π型人才相近,係指至少擁有兩種專業技能的人,這類人才較典型的是,經常是懂得如何領導、跨界專業,以及具溝通特質的複合型人才;或是擁有具專業軟硬知識的雙向能力,且兼具特殊技能以及創造與創意等兩造取向能力的優勢者。科技的宿命與產業的革命,讓媒體產業從縱向分流到橫向合流,自然形成跨媒體、跨產業、跨載具與跨域化的思維,更促成了融媒體、自媒體、串媒體、跨媒體、互動媒體、社群媒體等多元平臺新媒體模式的出現。正因這些跨媒體平台的形成係出自於主流媒體轉化的新媒體、跨媒材融合的新媒體、多網內容互聯的新媒體、終端機具與內容結合的新媒體,以及以原生社群互動取向的新媒體,讓媒體產業鏈結構中,具跨專業能力的人才漸受歡迎。就以新聞媒體的業態為例,下列諸多現象的發展,將印證跨領域人才將成為必然發展。包括新聞採訪必須加入網路搜尋;人工智慧的發文與數據驅動新聞逐漸風行;新聞推播、‎網路直播與手機新聞需納入新聞室機制;線性與非線與即時共享中央廚房新聞成為常態;訊息聚合與超鏈結綑綁新聞平台流程;主選單選擇新聞需與關鍵字句的編輯結合等。可以推論,新媒體產業對新聞從業者的跨專業能力,已經為媒體行業的核心能力下了革命性的新註解。不言可喻的是,新媒體情境下的媒體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幾項核心能力,包括融媒體創製與市場預測相關管理能力,以作為生產鏈與價值鏈的前置需求;營造串聯跨領域與跨專業知識能力,替代專題產製需求的考驗;融入線性與非線性素材梳理能力,提升產製效能;須具有洞悉新消費行為測量能力,回應動態配置的需求;強化善用新媒體軟體工具設計能力,以適應多網融合與雲產業介接環境;貼近創新設計與感動敘事的能力,尋求目標受眾的共鳴度;以及具備AI搜尋、歸納、分析、管理與詮釋能力,能與閱聽人比廣度、速度與深度的影響力。無論是跨專業思維或是跨領域人力的結構改變,從數位匯流的工作流程與訊息呈現的產業情境,媒體行業需思考為內部物理與化學變化的準備。終究,須讓人力主體回歸創新的思維與共識,才能達成產業深度整合的綜效。「科技通才與知識專才」曾經是大學新聞與傳播相關學院師生互勉的目標。近十年來,媒體產業受到傳播科技的衝擊與消費行為的情境大幅改變,讓媒體從業者的跨能力認知,多少產生了結構改變。正確的理念與態度是,當自我智慧足夠時奧妙的事物就變成為平凡,也深信更多跨界知識的累積,當有助於媒體對外在諸多變化更具可塑性順著此一理念,更需用見多識廣以知其變且適應其變。本文所探討斜槓與π型媒體人才的核心需求,其意理將不難理解。更多論壇文章 金馬獎的未來 吹起了「紀政」風 黃偉哲也得面對換黨執政的壓力 若「棄姚保柯」 民進黨議員選情恐崩盤 拯救我們從無趣的人生中逃脫 美國的民族主義及種族歧視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bthwmx271784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市運動局和迷你足球協會共同舉辦「城市幼兒園盃」,邀請沒受過足球訓練的幼童參加足球趣味賽,有人根本是「神射腳」等級,連進兩球,但也有小朋友狀況外,比賽開始,哨音響起了,他們卻一直站在「場中央」,也把教練急得大喊,「別看戲啊」,模樣實在太可愛了,逗笑現場所有爸媽!小小足球員,暖身時,看起來架式十足,因為接著他們要上這一處跟籃球場一樣大的迷你足球場比賽。哨音一響起,接下來這情況,卻讓裁判教練 看傻了眼。足球教練:「啊!小妹妹,你們怎麼在看戲啊,搶球了啊(哈哈哈),你們,你們三個一起站這邊是VIP嗎?」怎麼回事,倒帶再看一次,穿深藍色背心的隊伍 ,小選手們把足球往前踢,但對手,穿橘色服裝的小朋友卻只有一個上前去搶球,另一個是守門員顧著,等於是二對四,橘衣當中另外三個人,唉呦,都沒動, 站在場中, 說是比賽,不如說這其實只是趣味競賽啦,教練的這一句話。足球教練:「你們三個一起站這邊是VIP嗎?」反而逗樂了全場的爸媽們,原來台中市府運動局為了鼓勵幼兒園孩子們多多運動,就選迷你足球來推廣, 他們跟迷你足球協會共同舉辦「城市幼兒園盃」,但先不找受過足球訓練的孩子,而是邀請沒有踢過足球的小朋友來感受踢足球的樂趣 ,希望鼓勵孩子們多多運動,不過雖然有頭上一堆問號的小選手,也有立刻上手很厲害的隱藏版未來球星。幼童家長:「啊!」台中市府運動局長李昱叡說,透過遊戲為主的幼兒足球,讓啟蒙階段兒童活動身體、學習運動家精神,重點也希望可以親子同樂,等於也為台中足球的未來,播下種子!更多 TVBS 報導格鬥學1個月挑戰拳王…男35秒被KO 20天後辭世 少吃加工食品! 研究:蔬果有助「抗憂鬱」 不是耍帥!籃球教練都穿西裝 網揭專業原因 高校鐵三角接力賽 創熱血青春回憶


bthwmx271784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採訪=林玉婷   撰文=葉佩珒台灣校園午餐的議題一直以來圍繞於餐費凍漲、衛生安全、美味健康等面向打轉,但其實校園午餐該注意的不只是飲食安全、營養健康,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簡稱國教署)署長彭富源認為,積極將校園午餐融入教育,以最貼近孩童生活中的方式來教導學童關於吃的知識,也是台灣校園午餐該全面升級的一環!校園營養午餐不只有食用安全需注重,融入學習也是要點!台灣對於校園午餐的革新,近幾年一直著重於食材成本、食品安全、美味爭議等層面,但彭富源表示「校園午餐,你光看表面你只會想到食用的安全或健康,但其實不僅僅是如此」,當更深層地看待校園午餐、試著將校園午餐轉化至課程當中時,便能發現其實還能融入教導學童食物營養、用餐禮儀的探討,也就是台灣應該努力向校園推廣的「食育」。學童的教育往往會影響一輩子,目前政府在努力推動的新課綱就是要革新過往的填鴨式教育,彭富源說明「新課綱最重視的其實便是跟真實生活情境的連結」也就是學童們不應該只是照著課本或者老師灌輸的觀念來學習,而是透過「實作」來進行知識探索與生活體驗,這時校園午餐就是非常適合學習的環境,教學內容不僅限於食材認識與營養方面的探討,還可以擴增到衛生學習以及用餐禮儀的結合。學童抬餐桶、相互打菜,便是基礎社會教育的練習若想讓學童們真正在一定的課程時數內,感到有興趣、想要參與,彭富源表示學校便不能以「背多分」的方法強迫觀念的輸入,而是要以符合小朋友的學習方法來因材施教,例如光是用餐前以抬餐桶、相互打菜的「實作」方式,所帶來的教育理念便包括合作關係的建立,打菜時不打鬧及交談來維護同儕的飲食衛生,以及最後用餐結束,將餐具、餐桶物歸原位,清洗餐具、整理桌面等動作都是食育的一環,這些實際的動作累積在學童的日常當中,除了養成學童的責任感,同時學童們也能感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除了吃得好 、吃得飽,彭富源強調台灣的校園午餐除了讓學童快樂用餐,還要結合教育、講究整體的內涵,將食育融入到文化以及孩子的內心當中,這樣的教育孩童們才「帶得走」,而不是單純地背書或機械化接受老師給的資訊,未來學童們在進入社會時,這些已經內化到意識層面的教育便能自然地發揮功效,讓學童們不知不覺中將日常養成的習慣,成為未來一輩子的飲食觀念。呼籲各界共同推動灃食營養5餐計劃,讓「3年百校」不只是口號!不只是政府積極希望台灣校園午餐能夠食育化,民間團體也十分關注學童們在飲食層面所接收到的教育,彭富源表示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簡稱灃食教育基金會)所推動的「營養5餐」計畫,包含到飲食教育很重要的5大層面,從飲食知識、美學品味、美味革新、體現空間與創意互動等,都與國教署新課綱希望能將教學整合應用於生活情境的核心理念相當契合,彭富源解釋「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全名中包含的『飲食文化』這4個字便是很好的切入點」,由於自己曾認真研讀過灃食教育基金會所提供給校園的飲食教材,例如雞蛋教材中教導學童雞蛋的構造、親手動手做的食譜、立蛋習俗的由來等,所宣導的已經不只是知識,還結合了趣味、生活日常常識,認為這樣的教材便是非常適合學童以及融入台灣文化的教育方式。彭富源也表示,目前灃食教育基金會的營養5餐計畫已初步先與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合作,以青潭國小與育德國小作為示範校,期盼後續帶動更多學校參與,而國教署也會跟全台各縣市溝通合作,選拔出願意與政府、民間團體共同努力推廣「食育」的學園,除了組成三角合作關係,國教署也會給予資源補助,希望在各方都協同參與下,以「3年百校」的目標共同將知識、美感、美味、實踐、溝通等理念帶入校園。文化教育難行之處,藉由「食」來化解「校園午餐是最貼近學童的教育媒介」彭富源認為文化是很難進入到小孩內心當中的,但飲食卻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面,因為與日常生活產生連結,小孩才會有實際感受,因此利用校園午餐作為橋樑來影響學童的飲食教育,便是教育主管機關、民間團體與學校機關們該努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bthwmx271784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50多歲張姓男工人今(28)日凌晨在宜蘭羅東一家便利商店前,搭乘吊籃於高空清洗T霸招牌時,疑因作業車吊臂基座不明原因突然斷裂,導致張男當場從3樓高處重摔在地,重創頭部,送醫後不治,勞動部已啟動調查,而張男摔落畫面也跟著曝光。從監視器畫面可見一台吊車吊臂先是緩緩上升,張男就站在上頭工作,沒想到吊臂突然硬生斷裂,張男跟著重摔在地、倒地不起,一旁的同事見狀趕緊上前協助、報警,畫面相當駭人。據了解,張姓工人是新北板橋人,為便利商店外包清洗窗戶與招牌的包商工人,今凌晨,他與同事開著吊車,到羅東公正路一間便利商店清洗招牌與窗戶,張男負責自行用遙控器操控吊車,清洗較高的招牌,同事則負責在下方清洗超商窗戶。不料,工作才做到一半,吊車不明原因發生故障,吊臂與車輛銜接處突然斷裂,「碰」地一聲吊臂瞬間掉落地面,張男跟著從約3層樓的高度重重摔落,還遭吊籃壓到頭部,送醫後仍然不治。事發後,警方於今天下午驗屍,釐清張男真正的死因;縣府勞工處則表示,由於張男為新北人,職災發生原因,勞動部職安署北區職安中心已接獲通報,將著手調查中。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網咖妹三角褲端盤!照片曝光「巨球挺爆」 網全手刀搶包台小學生考試發呆!老師直接抽走「0分」 家長氣炸…網戰翻線上占卜!算命師羞喊「可以見面嗎?」她狂腦補 結果…工地給驚喜!她23年首探班技師爸…「辛酸真相」逼哭萬人


bthwmx271784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勞保2018年精算報告指出,由於財務惡化加遽,勞保破產時鐘又往前撥快一年,若不立即「輸血」,預期7年後基金歸零。值此千萬勞工面臨老年生計不保之際,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卻是鐵了心,決意拖延改革救選情。殊不知唯有避免勞保財務跳崖,讓民眾領得到老年給付,才不致擠兌加速基金流失,立馬撼動蔡政權。儘管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勞保基金目前仍有7千億元,明年還會撥補200億元,並保證「政府負最終責任」。但見勞動基金去年單1個月就有賠上千億元的紀錄,200億元的撥補尚不及五分之一,再說政府能撥補多久?何況自2019年起年金請領年齡逐步提高,以目前的推估情況看來,民國50年次以後出生者幾可斷言是領不到勞保年金了。所以勞保年金的改革遲早都會發生,否則政府拿什麼負最終責任?對勞工而言,勞保老年給付是最基礎的退休所得,它與《勞基法》退休金不同,凡是受雇勞工、自營作業者皆可加入勞保;但「有一定雇主的勞工」才適用《勞基法》,且兼具領取勞保老年給付之資格。所以勞保被保險人達千萬,不過享《勞基法》保障者僅七百萬人。基本上勞保老年給付分為一次金與年金,投保年資滿15年者才具備請領年金的條件。顧名思義一次金就是老年給付全部一次領,而年金則是按月領,由於活越久、領越多,統計顯示一次金平均每人領130萬元,若換算成年金大概領6至7年便可達到,所以選擇年金與一次金的比例為8:2。可知年金的成本遠高於一次金,導致勞保自2009年新的年金制上路後,財務負擔倍增,加上大量的嬰兒潮世代已陸續屆齡退休,「少繳多領」於是出現「入不敷出」的結果。勞保是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財務結構不同,商業保險是收取全額保費,日後加計利息返還;但社會保險慮及大眾負擔,大都採現收現支平衡的財務管理模式,也就是說收取仍在職場打拼者的保費,做為支付退休人士老年給付的財源。因此「高齡少子化」的人口結構會嚴重破壞勞保的財務平衡,當保費收入不足以支應時,除了提高保費開源、降低給付減少支出外,只能靠基金的投資收益彌補。問題是投資一定穩賺不賠嗎,更傷腦筋的是,有多少人願意從「少繳多領」,走向「多繳少領」這一步?難怪民進黨為了長保執政,會使出「以拖待變」這招。不過把頭埋在地底就沒事了嗎?馬政府為了強化勞工老年經濟安全,將勞保老年給付由一次金調整為年金,卻在藍綠競相加碼給付率下,擴大勞保財務隱憂。就在年金制上路10年後,警鐘響起,此時再不進行改革,基金將於7年後見底。若放任問題不管,只怕符合請領一次金條件者會因恐慌而擠兌,結果當然是全民所不樂見的。面對歷史共業,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黨,理當與在野黨商討對策,而非把點燃引信的炸藥丟給下一任。有時危機也是轉機,民進黨若能避免勞保財務墜崖,單憑勇於任事這點,便值得全民化怨懟為支持,再加上抒解世代對立有功,2020執政自然不再遙不可及。更多論壇文章 辣台妹被罷工打回神隱少女 老謝:史上最悲觀經濟預測 中國國企會像東印度公司一樣消失嗎? 無視勞保財務懸崖 政府年改玩假的? 給林志玲跳水替身 你不懂這世界的遊戲規則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bthwmx271784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